天津空管分局接受华北空管局夏季行政综合检查
2015年与**研究院合作,完成工频高压标准装置关键设备测试实验项目。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国网莒县供电公司施工人员秉承着电力人艰苦奋斗、尽责奉献的铁军精神,克服了任务重、工期紧、天气炎热等困难,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施工,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与工程资料整编交接。协调质监站办理消防备案手续,保证了工程依法开工,合法竣工。
该工程自项目前期到竣工结束,国网莒县供电公司先后协调县住建局、文体局、水利局、林业局、环保局、发改委和沿线乡镇政府等10余家单位取得选址选线和相关批复意见50余份。近年来,随着莒县刘官庄镇塑料加工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为满足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提高区域电网供电能力,投资4991万元建设柳青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协调沂沭河管理局办理4号-5号线路跨越沭河施工手续。协调省自然资源厅高效完成单独选址材料审批,取得不动产权证6月23日16时18分,中国能建西北院设计、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二电厂2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
江苏电建一公司克服疫情对工期带来的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各项安全与技术措施,与监理、总包、调试等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和缺陷,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机组并网前各项试验,顺利完成了锅炉点火、汽机定速3000转每分钟、首次并网一次成功等重要节点,为机组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二电厂工程位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部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工业园区内,1、2号机组工程为新建工程,本期建设两台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间接空冷机组比如电力调度机构是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指挥中心,而输电网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从有利于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调度机构与输电网一体化运行是合理的。
科学性是决定改革成败的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者最需要在乎的事。还需要指出的是,输配分开后很大一部分配电网将经特许程序,由政府授权发电企业(发电公司或发电集团公司)经营建设,这些发电企业将同时拥有发电厂和配电网,这也是一种必要、合理的厂网一体形式。也就是说,输电网与国家电网,配电网与地方电网将分别成为同一个概念,多网并存的问题将不复存在(输电网和配电网在技术上是一张网),发展壮大地方电网的念头也会自然打消。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即实现输配分开后,厂网分开与厂网一体将拥有各自明确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不会再产生矛盾。
两种做法代表的发展方向尽管南辕北辙,但却都被认为是电改的成果。三个方案可分步实施,也可以统筹安排:前两个方案同步推进,后一个方案则先在两、三个省试点后再铺开。
第二步引入市场竞争理念,在电网行业内部形成比较竞争格局。(4)体制改革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落实方案的严谨性上。分区平衡实质上就是分区管理,它不仅不排斥联网,还为联网提供依据和支撑,电网的不断发展正是在分区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的。但从电力市场交易的角度看,电网企业如果继续经营售电业务,不可避免地要同时扮演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常识告诉人们,这是无法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的。
这个方案实际上包含三个层级:第一级为主辅分离方案,第二级为区域电网方案,第三级为输配分开方案,分别代表电网体制改革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水平。我国电网尽管电压等级最高,付出的投资和环保代价最大,但整体效率却比较低,相当多的工程输送容量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可再生能源比例也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电网的高质量发展明显受到了旧体制的制约,教训是深刻的。二、关于电网体制改革的层级方案如果从国务院2002年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文)算起,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快走过20年历程了。配电网则按供电区域界定,以终端电网的形式覆盖全省。
从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逻辑看,本轮电改的一个愿景就是要打破大电网的垄断,在配售电领域引入竞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建设,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主辅分离是电力(电网)体制改革必须完成的最基本的任务,或者说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最低要求,在国发【2002】5号文和中发【2015】9号文中对此都有明确的意见。
区域电网体制绝不是改革的普通选项,而是一个不能放弃的必选项,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地域广阔,电网规模巨大,组建区域电网公司,有利于各网根据自身特点,优化建设方案提高电网效率,有利于电网向着扁平化、分布式的正确方向发展关于重新定位电网企业功能,改革和规范其运营模式的要求,中发【2015】9号文已经明确提出来了,但遗憾的是后来陆陆续续出台的几十个指导落实改革要求的配套文件中,竟然没有一个是指导电网企业实现重新定位的文件。
三是必须符合能源转型对调整生产关系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能源转型的进程。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的,对象是国资占主导地位的电力行业,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政府主管部门而不在企业。改革必须强调严肃性和严谨性,如果如同儿戏,政府的信誉无疑会受到严重损害。b、电网企业(即输电网企业)重新定位,完全回归公共事业属性,成为市场的服务者而非竞争者。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即实现输配分开后,厂网分开与厂网一体将拥有各自明确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不会再产生矛盾。(2)体制改革的科学性还体现在逻辑的清晰和一致性上。
(3)体制改革的科学性也体现在符合大众的常识认知上。有的地区则推行国家电网与地方电网融合发展方针,由国家电网控股地方电网,实现多网合一。
也就是说,输电网与国家电网,配电网与地方电网将分别成为同一个概念,多网并存的问题将不复存在(输电网和配电网在技术上是一张网),发展壮大地方电网的念头也会自然打消。正像厂网分开将发电厂推入市场,从而解放了发电厂一样,输配分开将配电网企业推入市场,也必然解放配电网企业。
配电网的有源化与输电网的发展,相互间具有明显的排斥性,配电网的有源化程度越高,输电网的建设规模就越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性,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公共事业企业是不应当介入竞争性行业的相关业务的,因此电网企业退出传统的设备制造、房地产等业务,以及由主业庇护的其它竞争性业务(包括企业办社会的有关业务)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厂网分开、输配分开的体制设计,不仅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本质上是电力系统结构性功能差异的反映,也是电网分区平衡规律的体现。这个方案实际上包含三个层级:第一级为主辅分离方案,第二级为区域电网方案,第三级为输配分开方案,分别代表电网体制改革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水平。反之,输电网的输电容量规划越大,配电网的接入电源容量就越少。4、为输电网的理性和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使越来越多的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我国今后很多地区的新增电力负荷,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都可以由这些电源来满足,配电网不仅只负责供电,还将承担起平衡电力电量需求的部分责任。
配电网则按供电区域界定,以终端电网的形式覆盖全省。电改过去五年了,人们看到的是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突破,而电网体制改革则似乎仍在原地踏步,基本没有变化。
达到第一个标准,电网体制改革必须完成三项任务:a、形成真正科学合理的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体制改革与市场建设相比,前者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本来应当适度超前,但实际上则明显落后,这显然不是人们期望的结果。
输配分开是一次深刻的电网体制改革,针对的不仅是国家电网,也包括地方电网,遵循的基本的原则是: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用户的经济可靠供电、有利于两侧电网的建设管理。二是必须符合电网的物理规律和技术特性要求,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的输电网早已从外延型电网变为了内涵型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也将有力推动我国输电网逐步进入内涵型发展轨道。但人们看到,对电网企业的利润考核依然照旧,并没有出台过渡性的考核办法,明显与9号文的有关改革要求脱节,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释放的信息,必然会严重干扰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或许本轮电改重新聚焦体制改革,将电网体制电改作为重点,跟上全国改革步伐,已经是时候了。还需要指出的是,输配分开后很大一部分配电网将经特许程序,由政府授权发电企业(发电公司或发电集团公司)经营建设,这些发电企业将同时拥有发电厂和配电网,这也是一种必要、合理的厂网一体形式。
因此,除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外,部分220(330)千伏变电站和线路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归入配电网。高水平的电网体制,主要有两个评价标准:一是与市场化要求有很高的契合度,能够保障电力市场公平公正竞争。
(4)体制改革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落实方案的严谨性上。3、规范国家电网与地方电网关系的理想模式除国家大电网外,全国很多省份一直都存在着不少大大小小的地方电网,以及大用户自建电网,其最高电压等级大多为110千伏,个别的为220千伏,基本上都与大电网相联,性质上多数属于配电网或有源配电网,少数具有局域电网的特征。
c、掌握不同时期不同时段区域电网的盈余或缺额,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以最优的方式进行平衡。显然,厂网分开指的是发电厂与输电网的分开(这也是厂网分开改革的初衷),作为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输电网企业,不允许拥有发电厂,这是建立公平公正电力市场的基本要求。
最新留言